親愛的讀者們,農歷,又稱陰歷,是我國獨特的計時方式,與公歷(國歷)有著千絲萬縷的聯(lián)系。雖然兩者在時刻上存在差異,但農歷的傳承與運用,依然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。在此,讓我們一起感受農歷的魅力,珍惜這份獨特的文化傳承。
農歷和國歷到底相差多久啊!怎么按農歷算!出生是的生日日期和現(xiàn)在差好…
農歷,即陰歷,與公歷(國歷)的循環(huán)對應,每隔十九年左右會重合一次,在我國,農歷的“月”是以朔日為起始,即月亮位于太陽和地球之間,至下一個朔日的時刻大約為29天12小時44分3秒,即253059天,這種以月亮繞地球一周為基礎的計時方式,使得農歷在歷史長河中得以傳承。
自古以來,我國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如春節(jié)、元宵、端午、中秋等都是按照農歷來計算的,隨著時刻的推移,我們發(fā)現(xiàn)我們的時刻與西方民族的時刻并不對齊,我是農歷的正月初一,但陽歷已經是1月的15號了,相差了2個月,為了使我國的時刻與全球接軌,后來推出了陽歷的說法。
陰歷,又稱為農歷,是以月亮繞地球一周的時刻為基礎,大約為25天,一個陰歷年有12個月,大約354或355天,比陽歷年少約11天,而陽歷,也稱為公歷或國歷,是以地球繞太陽公轉的時刻為基礎,一年有365天,閏年為366天,199X年X月X日,這個日期就是用陽歷表示的。
農歷與國歷的轉換,是由兩者之間的差異決定的,農歷是以月亮的運行周期為基礎,而國歷則是以地球繞太陽公轉的周期為基礎,農歷每個月大約25天,而國歷一年有365天,這樣的差異導致了農歷日期和國歷日期的不一致,你不必糾結于國歷生日的差異,記住農歷生日,也是了解自己出生時刻的一種方式。
由于陰歷國歷日期不一樣,農歷的大致月29-30按照如今定朔計算是沒有規(guī)律的,一個太陰年大概354天左右,一個閏年384天左右,這就導致以回歸年為周期的節(jié)日在農歷上每年都不同,會有幾天到二十幾天的位置遷移,而在公歷上往往只有多少小時和一兩天的位置遷移。
陰歷,陽歷,農歷,國歷之間是什么關系啊?總分不清…
1、陰歷=農歷=國歷,陰歷在天文學中主要指按月亮的月相周期來安排的歷法,以月球繞行地球一周(以太陽為參照物,實際月球運行超過一周)為一月,即以朔望月作為確定歷月的基礎,一年為十二個歷月的一種歷法,在農業(yè)氣象學中,陰歷俗稱農歷、殷歷、古歷、舊歷、國歷,是指中國傳統(tǒng)上使用的夏歷。
2、農歷,又稱陰歷,是中國傳統(tǒng)的時刻計算方式,它被廣泛用于確定諸如春節(jié)、元宵、端午、中秋等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,以農歷三月為例,初初初十等都是農歷的讀法,中旬則是從十一到二十,下旬則從廿一到月底,需要關注的是,農歷中的日期后面沒有“日”字。
3、農歷,也被稱為陰歷,是中國傳統(tǒng)的歷法體系,它用于慶祝中國的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,如春節(jié)、元宵節(jié)、端午節(jié)和中秋節(jié),以三月份為例,農歷的日期讀法是從三月初初二開始,直到初十;中旬則是從十一日到二十日;下旬則是從廿一到月底,關鍵點在于,農歷日期后通常不加“日”字。
4、國歷既不是陰歷也不是農歷,而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公歷或陽歷,公歷,也稱為格里高利歷,是現(xiàn)在國際上廣泛使用的日歷體系,它以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運動周期為基礎而制定,一年被分為365天或366天,每個月的天數(shù)固定,分為大月31天、小月30天,2月平年28天、閏年29天。
農歷、陽歷、陰歷、國歷、新歷、舊歷要怎樣區(qū)分,
元旦是1月1日的是陽歷,陽歷=國歷=新歷=公歷,春節(jié)是正月初一的是陰歷,陰歷=農歷=舊歷。
新歷是公歷的別稱,起源于西方,如算星座時就是按照陽歷(公歷)計算的,農歷,又稱陰歷,起源于中國,如我們俗稱的八月十五中秋節(jié)、清明節(jié)、七夕、春節(jié),就是按照農歷來計算的。
新歷即公歷,也稱西歷,公元2008年8月8日,新歷以耶穌誕生年為公元元年,是現(xiàn)在國際通用的歷法,又稱格列歷,通稱陽歷?!瓣枤v”又名“太陽歷”,系以地球繞行太陽一周為一年,為西方各國所通用,故又名“西歷”,我國從辛亥革命后即自民國元年采用陽歷,故又名曰“國歷”。
舊歷 = 農歷 =陰歷 = 夏歷 = 古歷 = 太陰歷,新歷 = 公歷 = 陽歷 = 國歷,國際通用的歷法是以一個太陽回歸年為周期,謂之太陽歷,簡稱為陽歷,全球公用,故亦稱為公歷,陽歷即是公歷。
公歷農歷轉換公式
假設A列是農歷日期,A1是農歷日期,我們在B1單元格輸入公式:=TEXT(A1,[$-130000]yyyy年m月&IF(LEN(–TEXT(A1,[$-130000]dd))=1,初,)&d),下拉完成農歷轉公歷,此公式將農歷日期轉換為公歷日期,如果日期是初幾,會在前面加上“初”字。
陰歷轉陽歷:確定陰歷年份對應公歷的年份,使用公式:公歷年份 = (陰歷年份 – 1900)÷ 60 + 1900 + 1,陰歷的2019年對應的公歷年份計算為20184,即2019年。
農歷年的構成:農歷年由天干地支兩個序列組成,天干序列(A序列)包括: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(0),地支序列(B序列)包括: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1亥12(0)。
excel公歷轉農歷技巧一:使用text函數(shù) A列是公歷日期,我們在B1單元格輸入公式:=TEXT(A1,[$-130000]yyyy年m月&IF(LEN(–TEXT(A1,[$-130000]dd))=1,初,)&d),下拉完成公歷轉農歷。
可以使用公式=TEXT將公歷日期轉換為農歷日期格式,這個公式會輸出農歷的年、月、日,格式為數(shù)字,如果希望將日期中的數(shù)字轉換為漢字表示,可以使用公式TEXT,這將輸出格式為“X月X日”的農歷日期,其中月份和日期均為漢字,需要考慮閏月的情況 當需要判斷是否存在閏月時,可以使用更復雜的公式。
陰歷陽歷換算技巧有公式法、月干口訣法等,公式法 月干公式為:月干=年干數(shù)×2+月份,例:1997年8月,月干=4(1997年天干數(shù))×2+7(農歷月份)=15大于10則除以10余5,查代數(shù)知為戊,陽歷和陰歷之間是不能換算的。
國歷和農歷怎么轉換?
1、國歷和農歷的轉換技巧主要如下:從國歷轉換為農歷:使用特定工具:由于農歷月份長度受閏月影響且每月開始和結束時刻不固定,無法簡單通過加減天數(shù)轉換,一般需要使用特定的歷法計算工具或參考對照表,在線轉換工具:可以通過查詢在線農歷轉換工具來得到準確的轉換結局。
2、沒有固定的公式,只要相互比對就可換算出來,查看萬年歷,這是最簡單的技巧,陰歷和陽歷生日怎么換算的計算技巧如下:用公式推算陰歷日期:設:公元年數(shù)-1977(或1901)=4Q+R 則:陰歷日期=14Q+10.6(R+1)+年內日期序數(shù)-29。
3、從國歷轉換為農歷,一般需要使用特定的歷法計算工具或參考對照表,這是由于農歷的月份長度會受到閏月的影響,而且每個月的開始和結束時刻并不固定,無法簡單地通過加減天數(shù)來實現(xiàn)轉換,在實際操作中,可以通過查詢農歷對照表或使用